女性必知的 10 條小知識,最后一條特別重要!
關于女性健康的傳言有很多,到底哪些是正確的呢?今天,小丸子就給各位小姐姐送上女性必知的10條小知識,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;男同胞看到,也可以轉給最愛的那個她喲!
01
痛經別只喝紅糖水
痛經女人千千萬,萬法不離紅糖水。
北京積水潭醫院的孫麗芳副主任表示:“喝紅糖水等方法,對經期女性而言,用處并不大?!?/span>
痛經分兩種: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。
一般的原發性痛經,是因前列腺素類化學物質的升高引起的,必要時可以通過服用止痛藥和短效避孕藥來緩解。
也許你看到“止痛藥”三個字就直搖頭,其實它們的副作用并不大,只要注意合理服用就完全ok。
那些由婦科疾病引發的繼發性痛經,就需要去醫院檢查清楚,接受正規治療才行。
紅糖水對這兩種痛經,均沒有明顯效果。
02
沒有那么多月經不規律
每個人都有自己的“大姨媽”,只要不給您的生活帶來困擾,就無需特別調整。
沒有規定說“大姨媽”一定要多少天。通常認為,“大姨媽”每次串門3-7天都是比較正常的。
一般姨媽只要是見血就是正常的,沒有規定說一定要多少,不過每個月經周期量超過80ml,就是臨床醫生關注的“月經量過多”。但如果突然增多或者減少,還是建議看看醫生。
03
第一次劇烈疼痛不能怪膜
一般未經世事的小女生面臨第一次羞羞時,都會緊張不已,生怕破裂之時會有劇烈疼痛。
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的鄧敏端醫師表示,處女膜撕裂時只會產生輕微痛感,真正讓你感覺劇烈痛楚的是陰道痙攣。
私處的肌肉由于初次過于緊張,會不自覺地收縮,讓人一直努力卻難以順利進行,產生痛感。
所以,凡事慢慢來,不要心急不要驚慌……
04
初夜不見紅也正常
“初夜見紅”可能是流傳最廣的誤解,大部分女性第一次性生活時都不會出血!
為啥古代有這種傳言?因為古人結婚早,那時候年齡小的女性處女膜比較厚,而且很堅韌,在“初夜”難免受損傷。當女性慢慢長大,在激素影響下,處女膜會變薄,第一次不見紅也很正常。
05
“安全期”真的很“危險”
如果真的突破重圍打入敵人內部,也不要由于一時興奮忘乎所以,在還沒準備好要娃之前,僥幸心理還是不可取的。
調查顯示,中國20-40歲群體中,超過三成的人使用兩種“效果最差的方法”來避孕。
據世界衛生組織,企圖用“體外射精”的方法避孕的效力一般是73%,“安全期避孕”則是75%。
每每情到深處,還要適時叫停,就算千錘百煉成王者也不能有100%的勝率。
“前七后八”的安全期避孕法也不安全,人體排卵可不是你看著日歷算能算清楚的,情緒、健康、壓力,甚至環境變化都會讓排卵期提前或是推遲。
06
不可依賴緊急避孕藥
倘若千防萬防還是中了獎,那么緊急避孕藥能救急,但它絕不是你常規避孕的選擇。
一次緊急避孕藥中含有的激素是短效避孕藥的 10 倍,如果頻繁過量使用,會引起惡心、嘔吐、月經紊亂等影響身體健康的劇烈反應。
況且其整體有效率也只有 80% 左右,并非完全保險。
07
不要隨便“洗洗更健康”
先劃重點:若你沒有疾病,私處洗液不要隨便用。
由于陰道具有自凈的能力,經常清洗反而會對其能力造成影響,改變微環境破壞平衡,引發炎癥。
要保持私處干凈,你只需要清洗外陰,保持干燥,同時平時性生活要注意衛生,勤換洗內衣褲。
08
宮頸糜爛不是什么大病
“宮頸糜爛”這個糟糕的名字讓許多女性心生害怕,但它其實是對宮頸的柱狀上皮外翻的錯誤認識。
早在2008年,本科生教材《婦產科學》便取消了“宮頸糜爛”這一病名。
實質上,這是宮頸柱狀上皮異位,是正常的生理現象,并沒有什么特殊的臨床表現,也不需要任何治療方法。
所以,要是在網上還看到治療宮頸糜爛的帖子,請你一笑而過:大概是他們村里剛通網。
09
盆腔積液不需要治療
一提到盆腔積液,很多人自動聯想到會引發盆腔炎等。其實,盆腔、腹腔里的器官本來就會分泌一些液體,起到潤滑和保護作用,是正常的生理表現。只要沒有別的異常,B超發現少量盆腔積液不用大驚小怪。
而盆腔炎癥、宮外孕、卵巢囊腫破裂等情況可能出現病理性的盆腔積液,但量一般較多,而且可能伴有小腹脹痛、月經紊亂甚至不孕的情況。
10
乳腺癌已成全球第一大癌
世衛組織數據顯示,2020 年全球乳腺癌新發病例高達 226 萬例,超過了肺癌的 220 萬例,乳腺癌已經取代肺癌,成為全球第一大癌癥。而在我國,每年新發乳腺癌患者約為 40 萬人。
乳腺癌容易高發,但與其他癌癥相比,死亡率僅排第 5,多數乳腺癌其實可以治愈。
乳腺癌早期的 5 年生存率接近 100% ,但晚期乳腺癌就只有 20% 左右。及早發現乳腺問題,就意味著更小的風險。
女性的身體健康,關系到我們每一個人
畢竟,“她”是媽媽、愛人、女兒、姐妹